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:

 

词汇

jià ㄐㄧㄚˋ

卷七巾部共13画
说文解字

卷七

巾部

13画

U+5E4F

古訝切

幏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訝切頁碼254頁,第10

幏南郡蠻夷賨布。从巾家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千乍反頁碼652頁,第3行,第1

幏枲帬,蠻夷賨布也。從巾家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亦漢制,名賦夷布爲幏,幏猶中國言稅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古訝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45頁,第2許惟賢633頁,第1

幏南郡蠻夷賨布也。

段注《貝部》曰:賨者,南蠻賦也。《文?》《魏都賦》〉注引《風俗通》曰:槃瓠之後。輸布一匹。小口二丈(《後漢書》少小口二字)。是爲賨布。廩君之巴氏出幏布八丈(《後漢書》云八丈二尺)。幏亦賨也。故統謂之賨布。

从巾。家聲。

段注古訝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9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637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487頁
4說文校箋第322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307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107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89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92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63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7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316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2599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846頁【補遺】第17169頁
14通訓定聲第1794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74頁【崇文】第2693頁
16說文句讀第1038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20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753頁,第1字
幏

jià ㄐㄧㄚˋ

正文・寅集中巾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 ・寅集中

巾部

13画

U+5E4F

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96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335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277頁,第1

唐韻》:古訝切;《集韻》:居迓切;《韻會》:居訝切;《正韻》:居亞切,?音駕。
玉篇》:蠻布也。
韻會》:漢制名,賦蠻布爲幏,猶中國言稅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賨幏積墆,琛幣充牣。

又,《廣韻》:古牙切;《集韻》:居牙切,?音嘉──義同。

注解

〔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幏〕字拼音是ji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家

〔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à] ⑴ 古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布。亦称“賨布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幏

jià ㄐㄧㄚˋ

巾部共13画左右结构U+5E4FCJK 基本汉字
汉语字典

巾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MHPE

LBJMO

LIWG

43232

U+5E4F

2524451353334 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捺

幏字概述

〔幏〕字拼音是jià,部首是巾,总笔画是13画。

〔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家”。

〔幏〕字仓颉码是LBJMO,五笔是MHPE,四角号码是43232,郑码是LIWG

〔幏〕字的UNICODE是U+5E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143,UTF-32:00005e4f,UTF-8:E5 B9 8F。

幏的意思

jiàㄐㄧㄚˋ

基本解释

古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布。亦称“賨布”。

幏的字源字形

幏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印刷字体 广韵

幏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印刷字体 增韵

幏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幏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幏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幏字组词

賨幏 更多…

随便看

 

英汉词典包含701547条英汉翻译词条,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,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5 jjyon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4077663号-36 更新时间:2025/05/30 05:30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