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:

 

词汇

qiāo ㄑㄧㄠ

卷七巾部共16画
说文解字

卷七

巾部

16画

U+5E67

七搖切

幧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七搖切頁碼254頁,第19

幧斂髮也。从巾喿聲。
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此字數體,《方言》、《玉藻》注作幧頭,《喪服》、《士喪》注作幓頭,《吳越春秋・人臣外傳》作?頭,古《陌上桑》詩作帩頭,蓋皆漢時字。」

幧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00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638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488頁
4說文校箋第322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07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1108頁,第4字
7說文探原第3930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1636頁,第3字
9說文標整第197頁,第20字
10標注說文第317頁,第8字
11說文注箋第2605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7856頁【補編】第14910頁
13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206頁,第6字
14古字釋要第753頁,第10字
15新附通誼第31頁,第2字
幧

qiāo ㄑㄧㄠ

正文・寅集中巾部共16画
康熙字典

正文 ・寅集中

巾部

16画

U+5E67

幧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0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33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279頁,第7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七遙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此遙切,?音鍫。
說文》:斂髮也。
廣韻》:所以覆髻。
玉篇》:幧頭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幧頭,自河以北,趙魏之閒曰幧頭。或謂之?,或謂之㡋,或謂之䰎帶,或謂之䰍帶。
廣雅》:絡頭,幧頭也。
古樂府・陌上桑》:少年見羅敷,脫帽著幧頭。

又,《類篇》或作幓。
儀禮・喪服》〔註〕:以麻自項中而前交於額上,却繞紒如著幓頭焉。

又,通作綃。
釋名》:綃頭,綃,鈔也,鈔髮使上從也。或曰帞頭,齊人謂之㡋。
後漢・向詡傳》:好被髮,著絳綃頭。〔註〕綃,當作幧。

又,通作帩。
晉書・五行志》:太元中人,不復著帩頭。又,《廣韻》:七刀切;《集韻》:倉刀切,?音操──義同。

類篇》或作㡑。

注解

〔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幧〕字拼音是q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喿

〔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o] ⑴ 〔~头〕又作“帩头”,古代男子束发的巾。⑵ 方言,帽子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幧

qiāo ㄑㄧㄠ

巾部共16画左右结构U+5E67CJK 基本汉字
汉语字典

巾部

16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MHKS

LBRRD

LIJF

46294

U+5E67

2522512512511234 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㡑 、 幓

幧字概述

〔幧〕字拼音是qiāo,部首是巾,总笔画是16画。

〔幧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喿”。

〔幧〕字仓颉码是LBRRD,五笔是MHKS,四角号码是46294,郑码是LIJF

〔幧〕字的UNICODE是U+5E6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167,UTF-32:00005e67,UTF-8:E5 B9 A7。

〔幧〕字异体字是㡑、幓

幧的意思

qiāoㄑㄧㄠ

基本解释

〔~头〕又作“帩头”,古代男子束发的巾。

方言,帽子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巾。通称“幧头”a piece of cloth for binding man' s hairs

幧,幧头也,敛发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

2.〈方〉∶帽子hat

今浙东 宁波、 绍兴,通谓帽曰幧。 —— 章炳麟《新方言》

幧的字源字形

幧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印刷字体 广韵

幧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印刷字体 增韵

幧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幧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幧字组词

幧头 更多…

随便看

 

英汉词典包含701547条英汉翻译词条,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,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5 jjyon.cn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4077663号-36 更新时间:2025/05/29 12:18:58